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多救治、少清算”,“执转破”助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减负增效

  发布时间:2025-01-13 16:47:05 打印 字号: | |

近日,河西法院在审理3件针对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执转破”案件中,通过组织协调双方和解方式,成功化解了双方的债权债务纠纷。不仅解决了困扰申请人多年的“执行难”问题,同时也为被申请人减轻了债务压力,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基本案情


被申请人及其关联公司系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企业,申请人自2019年开始为被申请人提供配件,双方形成买卖合同关系。近年来,受新冠疫情、上游某新能源汽车企业破产重组、银行抽贷等多种因素的冲击,致使被申请人对包括申请人在内的部分短期债务无法按时清偿。

虽然申请人通过诉讼、强制执行等方式主张了自己的权利,但均因被申请人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陷入僵局。后申请人向执行法院申请“执转破”。经报请后,指定河西法院进行审查。



案件受理后,承办人蔡常余法官并没有简单的一“破”了之。根据多年审理破产案件的经验,本着“多救治、少清算”的理念,多想一层、多做一步,从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角度,积极开展“破前调解”工作。



经了解,被申请人已深耕汽车行业多年,有着良好的经验积累和行业资源。导致目前债务无法及时清偿的原因,系上游某新能源汽车企业破产重组,被申请人无法及时回款,进而造成欠付包括申请人在内的供应商货款债务集中爆发。之前企业已经通过多种方式自救,积极寻求新的投资和各种解决方案,并且通过其他方式恢复生产。被申请人有意愿解决目前的债务问题,并承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积极履行。

如果被申请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企业的机器设备只能按照废旧材料的价格处理,不仅无法解决目前的债务问题,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更大的损失。综合评估后,涉案企业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偿债可能性。

在召开破产听证会议期间,承办人通过与申请人的沟通,了解其真实诉求,释明相关风险。最终,在申请人作出部分让免后,被申请人当庭履行了还款义务,申请人撤回了破产申请。双方在本案中的和解,不仅审结了3件破产审查案件,同时还彻底化解了沉积多年的执行案件,从实质上化解了双方的矛盾纠纷,避免因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而引发更多的问题。

此前,我院已经通过“执转破”成功审结了包括某燃具销售公司在内的破产案件。2022年,我院被指定为债务人住所地位于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辖区内的“执转破”案件集中管辖法院。在办理破产案件过程中,组建了专门的审判团队,积极开展调解工作,推动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

本次审结的3件“执转破”案件,一方面,有利于清理执行积案,推动解决“执行难”问题,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另一方面,作为朝阳产业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部分企业因外部原因一时陷入困境,通过诉讼、执行等程序仍陷入僵局的情况下,通过“执转破”程序中的“破前调解”来综合施治,挽救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企业,帮助被申请人盘活资产、改善经营环境、使其恢复生机、焕发新的活力。

此举不仅减轻了民营企业诉累,营造了关心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司法环境,更彰显了司法保障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下一步,河西法院将更加积极、主动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大局。借助“执破融合”机制,以坚定态度和坚实行动为优化市场环境、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END

民二庭供稿

编辑:审管办 卢娜

制作:李妍君

 

责任编辑:审判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