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通过健全工作机制,致力于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流程、高效率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法院报》于2020年12月28日第8版对此进行了报道,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平等公正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权益,增强市场主体创业创新创造的信心和动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是人民法院司法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通过健全工作机制,致力于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流程、高效率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动靠前服务 硬举措打造软环境
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党组书记、院长李川带队到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分行等企业,就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议题进行座谈,认真听取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并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建议。
▲2019年7月17日,河西区法院召开服务区国资国企助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与区国资委积极对接,主动问需。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河西区地处天津中心城区,拥有各类金融机构超过700家,其中总部及地区总部金融机构104家,占全市总量超过40%;在金融产业中处于核心作用的总部和区域总部级内资银行机构24家,占全市的61.5%。
为积极回应金融矛盾纠纷化解的新需求,及时、有效化解涉金融矛盾纠纷,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作用,今年,河西区法院创新金融纠纷化解工作机制,与天津市金融消费调解中心签订协议,在金融纠纷案件委托委派调解、金融案件特邀调解、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调解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打通矛盾纠纷高效化解的“便捷通道”。
河西区法院于2008年成立诉讼服务中心。2010年,该院被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确定为“社会管理创新、建立联动调解机制”试点单位,在全市率先开展诉前调解工作。2015年,该院又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除了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外,近年来,河西区法院还大力推进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从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机制配套等多方面入手,旨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和普惠均等、智能精准的诉讼服务。
▲今年10月29日,河西区人大代表到河西区法院视察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今年5月8日,河西区法院启用新建设的诉讼服务中心,该中心具备立案、档案查询、材料收转等功能,已建成集诉讼服务、诉调对接、执行事务三个中心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在统筹疫情防控和诉讼服务的同时,该中心启用首日就受理窗口立案99件、网上立案73件、邮寄立案3件,诉讼档案查询15人,代收法律文书2件,共接待群众92人。10月29日,河西区人大代表到河西区法院视察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对该院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表示充分肯定。
发挥职能作用 好理念清退“破”企业
为服务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河西区法院通过“执转破”的方式,畅通解决企业债务纠纷的渠道,让“僵尸企业”及时退出市场,既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职工债权人的权益,又解决了执行“难题”。
▲今年11月3日,河西区法院举行案情通报会及案款发放活动,为一起破产案件的253名职工债权人兑现了1000余万元工资等债权权益。
11月3日,河西区法院举行一起知名燃具销售企业破产案案情通报和案款发放会,向253名职工发放了1000余万元职工债权。“我真是太高兴了,太满意了!失业两年一直在家没有工作,还有孩子要养,这个钱真是解了燃眉之急。法院和法官都超给力!”一次性拿到12万元经济补偿款的刘睿眼睛里都带着笑。
为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作用,河西区法院专门成立了一支由民二庭副庭长张羽带领的破产审判团队,由破产审判经验丰富、业务精湛、年富力强的法官组成,集中审理该院所有的破产案件。河西区法院依法受理各类破产案件,完善工作机制,多方协调联动,做好“执破”衔接,通过破产审判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强化案件审理 新格局消除旧顾虑
社会环境是否和谐稳定,企业生产经营是否依靠市场行为自主决定,产权是否能够得到尊重和保护,是投资者、经营者一直以来关心关注,也是他们在投资经营时重点考虑的因素。河西区法院通过强化案件的审理,不断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打消投资者、经营者的潜在顾虑,着力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河西区法院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惩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遏制涉众型经济犯罪高发态势,维护良好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优化营商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心是乘风帆,定力是压舱石。”增强投资者、经营者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河西区法院坚定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依法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以实际行动落实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职责,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营商环境建设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的实施细则》,不断提升司法服务能力水平,为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进一步规范引导市场交易行为,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执行法官高效率的办事方式及积极热情的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法院对企业的关怀。我司对法院的责任感、使命感、人文关怀及高速的办事效率有了全新的认识,坚定了台资企业在天津投资,持续发展,为繁荣经济作贡献的决心和信心。”今年5月,一家台资企业致信感谢河西区法院高效执行,助力其复工复产。
河西区法院依法审理涉企业股东、股权等相关案件,依法严惩侵犯民营企业财产权犯罪,强化产权保护力度。该院审结的范某职务侵占案和徐某等77人与天津某学生营养餐配送公司劳动争议案,分别入选天津法院第五、第六批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典型案例。
▲今年1月14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天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鹏一行向河西区法院送来锦旗,感谢该院履职尽责、依法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2019年,河西区法院受理了浦发银行天津分行申请强制执行的3起执行案。执行局采取有力措施将房屋拍卖成交后,迅速将拍卖款发放给申请执行人,案件圆满执结,执结金额超5000万元。今年1月14日下午,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鹏一行向河西区法院送来锦旗,感谢河西区法院履职尽责、依法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金融借款、信用卡、小额借款、民间借贷等案件被告到庭率低、公告率高,审理的周期长。作为天津高院指定的集约化送达工作试点单位,该院大力推行送达事务集约化改革,推动切实解决“送达难”问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并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制定了《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集约化送达工作规范》,设立集约化送达中心,设置专职送达专员,集中负责送达工作,大大提高了送达工作的效率,缩短了案件审理的周期。
政府诚信守法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河西区法院不断加强行政审判工作,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助力河西区获评“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深化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连续15年编写行政审判白皮书,促进行政机关提升程序意识、法治意识。
加强诚信建设 小案例力促大诚信
“信用是无形的资产。”河西区法院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打击失信行为,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王某是河西区法院审理的两件民事案件中的被告,被判决确定对他人负有还款义务,但王某并未在生效判决确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原告向河西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王某仍拒不履行义务。后来,王某以卖房还款为由,申请法院解除对其名下房屋的查封。房屋售出后,王某出尔反尔,将所得房款挪作他用。最终,河西区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有力打击了“老赖”抗拒执行的嚣张气焰。
▲2019年7月29日,河西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资料图片
2019年7月,河西区法院审理了一起特大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被告人庄某等29人在菲律宾共和国南依罗戈省维甘地区建立犯罪基地从事电信诈骗活动,在国内21个省市区实施诈骗犯罪109起,涉案金额达2049万余元。
近年来,电信诈骗、集资诈骗等犯罪行为猖獗,该案的审理有力打击了诈骗类犯罪。在审理相关案件的同时,河西区法院积极将有关审判经验进行总结。今年,该院依法审理的余某等集资诈骗案入选天津法院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口罩成为紧缺物资。被告人许某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出售口罩等防疫物资的虚假广告,在收到被害人支付的相关款项后将被害人加入黑名单。3月29日上午,李川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并当庭宣判,有力打击了涉疫情犯罪。
为满足打击失信犯罪的实际需求,河西区法院不断强化执行手段,加强联合信用惩戒,推进诚信社会建设,使诚信社会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沃土。该院通过信息化手段,运用网络查控系统,不断提高执行的效率和威慑力,促使越来越多的被执行人从逃避执行转向自觉履行义务。严厉打击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违反限制消费令等失信行为,及时将失信人员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进行公布。与相关部门通报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对失信被执行人担任公职、出境、高消费、授信等行为展开强有力的联合惩戒。
河西区法院还在官网等平台开设专栏,及时发布涉执行信息。通过发布典型案例、邀请旁听庭审、进行庭审直播等方式,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诚信意识,促进树牢“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守信者受益获敬,让失信者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