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法院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全国50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之一。近年来,河西法院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以新应新,以变应变,在变中要出路、要方法、要效益。五年来,河西法院累计诉前调解纠纷11300余件,调解成功率近60%,取得显著效果。
亮点1主体由“单奏曲”变“大合唱”
今年4月29日,董女士领到8万元的一次性赔偿后,动情地说:“没想到不用去法院,还能这么快就拿到赔偿金,诉前调解效率就是高。”前些时候,她被司机程某驾驶的车辆撞伤,交警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后,双方就民事赔偿不能达成协议,由民警引导到该院交通事故诉前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经双方同意,先由专业机构进行了鉴定,鉴定董女士符合10级伤残。调解工作室牵头将董某、程某及投保保险公司三方请到一起,就相关法律规定和损害赔偿数额参考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仅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促成了三方当事人达成赔偿协议,七天后董女士就领到了由保险公司支付的赔偿款,取得了各方满意的结果。
各种不同类型的纠纷都有各自独特的原因。河西法院针对不同的纠纷类型,构建不同的解决模式,分别引入不同的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参与纠纷调解,与区司法局、区交警支队、市保险协会会签了《交通事故诉前联合调解工作室工作规程》,联合调解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与市医调委签署了《关于医疗纠纷诉讼与人民调解衔接问题的几点意见》,共同调解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与区总工会、区人力社保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劳动人事争议大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在全区推动建立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实施方案》,共同调解劳动争议纠纷等。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发挥各自优势、搭建合作平台,共同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让司法调解的“单奏曲”变为了多方联动的“大合唱”。
河西法院在成立诉前联合调解中心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物业、供热、劳动争议、租赁、相邻关系、建设工程、家事少年、综合共10个专业化的诉前调解工作室。目前,共有10余名法官、30余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参与纠纷诉前调解,将55%的民事纠纷类型纳入诉前调解。
亮点2作风由“坐堂断”变“上门调”
河西区某大厦的开发商因涉嫌犯罪被羁押,业主入住后,大厦煤气、水电、园林绿化、门禁安防等配套设施均不完善,产权证也无法办理。业主情绪激动,不仅拒交物业费,还曾上街堵路。物业公司也因收不上物业费难以为继,计划撤出。了解情况后,该院物业诉前调解工作室积极介入,一方面建议业主推选代表,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并向业主讲明物业公司一旦撤出,遗留问题将更难解决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做通物业公司工作,希望其继续提供服务。通过多方努力,该大厦的煤气、用电、产权证逐步到位。在调解工作室的协调下物业公司还通过销售车位筹集资金,将小区的园林绿化、门禁安防工程陆续完成。在此基础上,调解工作室多次组织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区物业办等部门进行协调,要求物业公司找出盈亏平衡点,最终达成收取70%欠费总额的协议,涉及百余户的物业服务纠纷成功化解。
河西法院针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租赁、相邻关系、劳动争议的民生纠纷,专门成立了调解工作室,采取前置调解,转变过去“坐堂断”作风,主动调解、就地调解、上门调解、现场调解、跟踪调解,畅通了一条化解民生纠纷,践行司法为民的“绿色通道”。与区总工会、区人力社保局等共同成立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工作室,由区政府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选配28名专职调解员,分别派驻辖区内13个街道,贯彻“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将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和调解工作向基层延伸。同时,在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设立了劳动争议巡回法庭,为群众提供了一条绿色、便捷、高效、公正的劳资纠纷解决渠道。
亮点3方式由“粗放式”变“专业型”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是法院受理各类案件中的“老大难”和“硬骨头”。这些案件不仅涉案标的大、法律关系复杂,而且十分依赖鉴定结论,审理周期长,占用大量司法资源,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时间、经济负担。针对这些问题,该院创造性的建立医疗事故、建设工程诉前调解工作室,在对应审判庭的指导下,前置部分诉讼流程,引入专业的鉴定机构,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健全委派、委托调解程序,对接了诉调。大大缓解了审判压力,缩短了审理周期,减轻了当事人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
河西法院坚持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与区司法局合作,在原有10个调解工作室的基础上,又组建3个律师调解工作室,引入律师作为中立第三方参与民商事纠纷诉前调解,充分发挥律师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专业优势、职业优势、实践优势。
亮点4目的由“定纷争”变“促和谐”
刘某被诊断为“脑膜瘤”,进行了开颅手术,几年后又发展为肝癌、骨癌。其家属多次纠集社会人员到医院“医闹”,并威胁临死前要“带走几个医生”,严重影响医院的诊疗秩序。该院医疗事故诉前调解工作室受理该案后,鉴定为医院承担本次医疗事故次要责任。该案历经10余年,患者生命垂危,且患者及家属情绪激动,思想偏激,极易导致恶性事件。
为此,调解工作室积极发挥诉前调解功能,安抚患者,控制情绪,在鉴定结论的基础上安排双方进行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其之难,调之依法。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一场高风险的医患矛盾得以顺利解决。
河西法院始终坚持既合大法、又合民意,把对和谐秩序的追求作为调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公平正义,调出了温度、调顺了人心、调出了善治。